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家有这类老人,如何申请补贴?小布丁带粉丝提问上“发言人来了”→

时间: 2025-07-26 13:57:00

昨天,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主办的“发言人来了”——“老有所养”政策解读专场活动开讲,市民政局、市医保局、沙坪坝区民政局和区人力社保局的发言人,把养老的热点提问给大伙儿都讲明白。


重庆发布持续关注“老有所养”,家里有这类老人,可申请国家补贴!收到大量网友私信和留言——补贴咋领?手续咋办?能不能享优惠?



小布丁带着大家的疑问直奔活动现场!现场认真,线上火热——超40万网友关注这场“发言人来了”,直播间里更是有超10万粉丝“挤”进来互动提问。


到底哪些养老事儿最让大家挂心?小布丁带你来看看——


相关报道:发言人来了丨高龄津贴、适老化改造、助餐服务、长护险……家有老人必看!


发布活动现场。


问答精选

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Q:近日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文件提到,7月将在重庆等7个试点地区先行开展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的有关工作。市民朋友什么时候能享受到有关政策?


重庆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周万利表示,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消费补贴这项政策是7月中旬民政部、财政部才推出的一个重磅政策,全国选了七个地方试点,重庆进行全域试点,体现了国家对重庆养老服务工作的认可。


国家和地方层面统筹资金向经认定为中度以上的老年人发放,老年人在选择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或者机构养老的时候,给予一定比例养老消费的补贴。目前来讲,按照民政部相关的安排,重庆目前试点期间是按照40%的比例进行补贴,在机构里面养老最高不超过800元,在社区居家养老最高不超过500元,目前是这个政策在执行。


比如,现在有中度失能的老年人住在机构里,现在每个月要交大概2000元养老费,如果他已经认定为中度失能,可以申请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按照40%,就是800元进行补助,这样就能为老年人减轻养老消费的负担。这项工作正在做积极的筹备,下一步有三个方面的准备工作。


一是出台重庆落地的实施方案,以保证这项政策有效的实施。二是开展老年人的能力评估。下一步,针对老年人全面开展评估,只要评估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都可以享受这项政策。三是把目前重庆符合条件提供服务的养老服务机构以及评估机构相关的信息录入到全国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当中,打通地方和国家的数据衔接。


这项政策即将发布,请市民朋友们继续关注正式的政策出台。


Q:最近出台的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的政策,可以和适老化改造的政策一起享受吗?


重庆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周万利表示,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焕新”补贴的政策,想购置焕新适老化的产品,政府按照成交价格的20%进行补贴,每个老年人最高不超过三千元。


目前申请居家适老化改造产品“焕新”补贴政策非常方便,只需要两步就可以申请,第一步就是进行资格申领,老年人或者代理人可以下载“渝快办”,第二步,在里面找到“渝悦养老”里面的居家适老化产品“焕新”补贴政策这个模块,填上相关的信息进行审核之后,就可以获得一个申请的资格码。


关于产品的选购,各个区县推出线上和线下两个渠道,线下各个区县至少有三个适老化产品的展示厅和体验厅,大家可以到现场直接购买。线上可以小程序搜索“巴渝康养”这个购物平台,进去以后专门有一个适老化产品的专区,大家选到合意的产品之后,把申购码的动态输入到里面就能够立减支付,非常方便。


提醒一点,收货地址必须是重庆市范围内,这个政策和刚刚说的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消费补贴这个政策是可以同时享受的。


Q:适老化产品按照购置成交价的20%给予补贴,会不会引发商家的联合抬价?


重庆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周万利表示,重庆目前在这方面采取了一些办法:①选择商家时,商家对价格有承诺。②商家会把前三个月的价格在民政进行备案。③如果有抬价嫌疑,要求商家做出解释,如果不符合规定,就会取消资格。


Q:农村居家的老年人可以申请养老服务吗?老年人无法用手机怎么申请?



重庆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处长周万利回答市民提问,只要符合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的资格,可以申请把养老服务送到家里面来,也可以申请到养老服务机构里面去养老。


老年人没有手机,可以由老年人的家属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在“民政通”上代为办理。


关于老人失能问题


Q:我爷爷老年痴呆,很长时间生活不能自理了。我想问中度失能和重度失能具体是怎么确定的?


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处二级调研员刘学回答了市民提问,他表示,目前我市的失能评估机构大部分为各区县人民医院。评估员、评估专家按照国家统一发布的《长期护理失能评估标准》对失能人员进行上门评估和集中评估,并作出评估结论。


失能评估主要有三个维度,一是生活自理能力,二是认知能力,三是感知觉能力。上述三个维度综合评判达到相关标准,方可判定为重度或中度失能。



单项残疾患者(肢残、眼盲等)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认定。以常见的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老年痴呆症)来说,可能患者在病情初发阶段不一定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认知能力,但病情进入到中期或后期,就可能会大部分甚至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认知能力,这样的患者就可以申请长护险的中度或重度失能。


Q:中度失能与重度失能的评估,会不会因为机构不同存在差异?如果身体机能变化,能不能重新申请评估?


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处二级调研员刘学回答了市民提问,现在的定点评估机构99%以上都是当地的人民医院和中医院,评估专家是从这些医院经过专业选拔,承担专业学科治疗工作的二级以上的医师。


国家医保局和国家民政部已经有一个长期护理保险失能评估标准,也就是国标,重庆市目前执行的评估工作都是按照国标来执行的。如果参保人对评估结果有疑义,可以申请再次评估。再次评估由同级的医保机构选择另外一家符合条件的评估机构来对参保人进行二次评估,第一次评估的专家和人员都必须采取回避的原则。


如果发现虚假行为,可以拨打12393进行举报,也可以在每一次评估结果进行公开公示的时候,按照公示的举报电话进行监督举报。


关于长期护理险


Q:年轻人有没有必要提前买长期护理险?通过什么渠道可以买?


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处二级调研员刘学表示,重庆市在试点长期护理保险的过程中采取了和职工医保同步缴费的方式来开展长期护理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目前实行的是终身缴费制,不同的人群,缴费标准也不同。


从事就业工作人员的缴费,标准是医保缴费工资的0.2%。其中0.1%由医保基金缴纳,另外0.1%由职工的个人账户进行代扣、代缴。根据2025年的平均缴费标准,总共加起来一年在150元左右。


灵活就业人员,也是参照职工医保的缴费水平,以全市职工医保的平均缴费水平基数作为灵活就业人员的缴费标准,2025年的标准是132元每年,平均到每一个月就是11元。


退休人员,退休人员现在的政策是只缴一半,从退休人员职工医保的个人账户当中代扣代缴。


具体的缴费,大家可以关注“渝快办”或者“中国医疗保障”查询如何缴费,可以通过人力社保或者中国税务以及医保的各个入口端,实现正常的缴费。


Q:异地居住的重庆参保人如何申请长护险?能否实现异地评估本地待遇?另外一个问题是特病需要什么资料?


重庆市医疗保障局待遇保障处二级调研员刘学表示,重庆市的长护险一共是两个渠道,一个是线下渠道,一个是线上渠道。如果是居住在外地的重庆本地参保人可以通过线上的渠道进行申请,但确保首先是重庆的参保人,而不是说重庆人到外地参保。


重庆不断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都实现了长期护理保险评估结论的互认,如果在成都地区申请重庆的长期护理保险可以通过成都的失能等级评估机构评估,享受重庆这边相关等级的待遇。


重庆市医保局刚刚出台了特殊疾病管理的新文件,把特殊疾病的病种从原来的28个拓展到了现在的53个,每一个病种都有自己需要申报的资料,只要是合规的医疗机构所诊断的相关住院证明或者长期门诊的诊断资料都可以通过线上线下两种形式进行提交。


关于养老保险


Q:在外省市工作过,回重庆参保,养老保险关系需要转移到重庆吗?



沙坪坝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副主任窦嘉表示,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申请,现在申请养老保险关系转移非常便捷,线上线下都可以办理,线下可以持本人身份证到新参保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的继续申请。线上通过电子社保卡、微信或者支付宝小程序就可以申请办理。


有个建议,如果你在多地有参保,不用每一次变换工作地就转移养老保险的关系,可以等到临近退休的时候把各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归集到最后的待遇领取地。


Q:网上说每多缴5年/10年/15年养老保险,养老金就会提升一个档次,是不是真的?


沙坪坝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副主任窦嘉回答提问表示,退休时计算养老金多少,跟缴费年限、缴费水平以及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等因素有关系。其中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以月为单位,按照统一的公式来计算,所以不存在多缴五年、多缴十年就提升一个档次的说法。


Q:我朋友试用期三个月没有买养老保险,单位应不应该给他买养老保险?


沙坪坝区社会保险事务中心副主任窦嘉表示,如果用人单位不为职工参保,劳动者可以向人力社保部门举报投诉,如果是用人单位没有按月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可以向社会保险费的征缴机构进行举报投诉。


如果是个人和用人单位对社会保险存在争议,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


关于社区食堂


Q:社区食堂建设和选址有哪些要求?辖区已有社区食堂了,能不能再新增或者以后会不会再开到我家门口?




沙坪坝区民政局副局长吴朋飞回答了现场市民提问,社区食堂建设有两点要求,合理化选址和标准化建设。


合理化选址是指选址在老年人相对比较集中,无污染、无危害的安全区域。


标准化的建设指的是社区食堂的用房应该符合结构安全的要求,单独建设社区食堂的面积应该不低于50平方米,同时必须配备必要的助餐工具,膳食加工厨具等一些基础的设施,同时要求环境舒适、干净卫生。相关部门会把社区食堂运营和食品安全纳入到“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的范围,来确保老年人用餐的安全。


我们尽可能把社区食堂的用餐提供到家门口,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便利。同时社区食堂的布局应该充分做好社区食堂的需求调研,对周边老年人的数量、结构、需求、居民人数等进行详细摸底,在这个基础之上再推动可持续的运营。


关于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缺口


Q:深化养老服务改革这项工作需要政府、市场、社会三个主体共同发力,沙坪坝区在指导毕业生就业的时候做了哪些政策或者项目引导?


沙坪坝区民政局副局长吴朋飞表示,沙坪坝区首创开展了“毕业季红岩社工计划”项目,通过高校面向应届毕业生发布关爱老年人的服务项目,由高校毕业生自行组建团队进行申报,开展老年人关爱等一些服务基层的公益活动。同时在社区搭建了大学生实践的基地,为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团队提供创业就业岗位支持,开辟了大学毕业生创业新渠道。“毕业季红岩社工计划”项目已列入重庆市社会民生领域改革典型案例。


周万利补充道,重庆今年开展了养老服务公费生的培养试点,和城市管理职业学院进行合作,在重庆市开展三届养老服务公费生的试点,今年首届准备招收100名学生,今年高考毕业的同学可以选择这一项专业。报考后由市民政局承担其在校期间的住宿费和学费,大概一年是7000元,并且毕业之后推荐他们到连锁化、规模化的养老机构进行从业。


在学习期间还会实施双导师制,把学校的老师和大型养老机构的实习结合在一起,每年会安排2-3个月的时间在机构里面进行实习。


目前,这一项政策已经落地,明年后年还有两届,连续实行三届,今年是专科,明年是收本科,如果有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告诉身边的参加高考的学生进行报考。目前重庆有12所高校都开设了养老服务、养老管理、智慧养老等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