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虹口也有“武康大楼”同款!上海这座“活化石”地标90岁焕新归来!

时间: 2025-07-12 16:00:00

螺旋式立柱、

褐色面砖立面、

绿色琉璃栏杆...


在虹口区四川北路71号,

修缮一新的德邻公寓

优雅的ArtDeco线条惊艳亮相,

像极了“虹口版武康大楼”。


跟着小侬兜兜马路

戳视频抢先看

↓↓↓

这栋90岁高龄的老建筑,

曾是上海最早配备电梯的公寓之一

更因张恨水、巴金

文化名人的驻足而熠熠生辉。


如今,它携历史风貌

与现代功能华丽转身,

成为虹口北外滩又一地标。



曾是沪上“顶配公寓”第一梯队

与邻近的新亚大酒店、

大桥大楼一样,

德邻公寓也是上海滩

折衷主义建筑的代表。


建于1935年,由五和洋行设计,

怡昌泰营造厂承建,

钢筋混凝土结构,总高六层,

(最早是5层,6层为加盖)

配有餐厅,

是当时上海罕见的“高配”公寓。


图/新民晚报 陈梦


1947年后,

信谊药厂用房,

如今大楼内还保留着“厂牌”。

建筑风格上,

德邻公寓完美融合了

现代派的简洁与西班牙式的浪漫:

具有独特魅力。


其名“德邻”取自《论语》

“德不孤,必有邻”。

德邻公寓里曾上演过无数文化佳话:


张恨水、张友鸾、

姜亮夫等文人学者曾在此居住;

巴金、郁达夫、叶圣陶、

萧乾等人也慕名而来,

共谈文学时事,广交社会名流

这里一度被誉为“文人客厅”。




在修缮过程中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2005年,

德邻公寓被列入

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2022年12月,

尤安设计竞标获得产权,

通过升级改造,

将其作为公司总部使用。


小侬与尤安设计的建筑师

王力洋聊了聊,

了解到修复老建筑

本身不亚于一场“考古”。



比如,西南门厅——

施工时掀开表层地砖,

竟露出一段黄绿色水磨石地坪。


如今,

这处“原版地砖”被完整保留,

修复团队还以此为灵感

将复古纹样铺满整个门厅。


门厅的两侧壁龛

也是这次修缮中意外发现的,

这次把它复原了出来。


楼梯扶手也是历史原物,

仿佛能听见

当年文人雅士的脚步声。


外立面的泰山面砖,

勾缝砂浆都按老配方还原成青灰色。

钢窗经除锈、刷漆后重获新生


斩假石的修复很吃功夫!

一个熟练工一天功夫

只能做一平方。


水泥拉毛墙面也都

严格按照原工艺修复

还原出历史的模样


整座建筑最有特色的

非西南转角阳台莫属

这个转角和武康大楼有点类似,

也是最出片的一个角度。


螺旋柱曾被黄色涂料覆盖,

工匠们逐层清洗,

对照历史图纸补全柱头缺失的花饰。

阳台围栏则保留了

绿色琉璃花砖。




德邻公寓焕新看点

如今的德邻公寓,

每个角落都藏着惊喜


西南门厅

电梯运行颇有仪式感,

随着电梯上下,

指针会相应转动

上一次小侬看到这个神奇装置

还是在和平饭店!


而头顶的吊灯与武康大楼是同款!


建筑中庭也大有乾坤!

是光影与斩假石墙的

几何美学!


中庭立面的斩假石工艺

与外立面相呼应,

粗狂的质感里透着

ArtDeco的精致。



还有一座白色旋转楼梯,

小侬第一眼

就被吸引到了


艺术展廊地面

使用水磨石大理石

看起来高级感十足

是不是有点眼熟?

没错这是苹果店同款水磨石!


负责人告诉小侬,

一楼室内部分

按美术馆配置加满,

未来可开展各类艺术展活动!



未来图景 老建筑的新灵魂

修缮后的德邻公寓已变身为

“北外滩设计师会客厅”

尤安设计将总部迁入其中,

上海市建筑学会也入驻在此。


未来这里将成为

文化展示、创意办公、

精品商业于一体的

综合性专业服务载体。


一楼中庭的一处空间,

顶上帘子拉起,

就能化身小型论坛活动空间。


一楼沿街招商

轻餐饮、咖啡店为主,

德邻公寓将打开更多空间

引入合作伙伴。




虹口城市更新 更多剧透

今年下半年,

虹口将有更多地标焕新升级。


  • 中信广场全面改造升级,与今潮8弄联动;

  • 邮政大厦、河滨大楼,将开放隐藏商业空间;

  • 北苏州路,会在目前河缤周末花市的基础上继续延伸拓展;

  • 乍浦路昆山路街区,今年完成零星旧改以后,也将展开高品质的更新建设。


这些地方有你熟悉的记忆吗?

不妨来评论区告诉小侬!


【侬好上海·田小鱼 图/文/视频原创】

侬好上海(ID:helloshanghai2013)原创编辑,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