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约“纸片人男友”过七夕,从游戏到现实,这种日渐升温的约会暗藏哪些风险

时间: 2025-08-26 09:4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戴佳轶

距离七夕还有不到一周,杭州的浪漫氛围已经开始。

在年轻人悄悄安排的“特别约会里”,不止有现实中的爱情,还有来自二次元明码标价的心动。

“求七夕能出孙策的委托老师,IP杭州!”“8.29委托掉落一单,七夕当天有档期。”“七夕当天怎么规划跟委托老师的行程?”社交平台上,关于“cos委托”“cos线下委托”的词条超17亿浏览量,类似帖子层出不穷。

什么是cos委托?简单来说,就是单主(委托方)付费请委托老师(coser)扮演成游戏或动漫中的特定角色进行2-3小时起步的线下陪伴。

逛街、拍照、做手工……这些都是常见的行程,当天所有花销均由单主承担,并额外支付委托费。目前江浙沪包天7小时的价格在500—800区间,知名委托老师或碰上特殊节日价格更高。

为什么有的年轻人愿意为一场“扮演出来的浪漫”买单?这份看似甜蜜的工作背后,对于扮演者来说,又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困惑、风险和挑战?

我愿意为情绪价值买单

“他完全就是我的理想型。”

27岁的朱朱是一名自由职业者。自两年前接触手游《代号鸢》后,她就被游戏中阳光炽热的武将角色“孙策”吸引。为了将二次元的喜爱延伸到三次元,从去年11月起,她开始尝试cos委托服务,至今投入已近两万。

回忆起第一次约会,她仍印象深刻:“老师扮成孙策的样子,陪我在西湖边划船、逛街。虽然有些紧张,但沉浸感很强,好像他真的从游戏里走出来了。”

受访者供图

委托并不只是“穿个衣服见个面”那么简单。朱朱告诉记者,委托老师通常提前3天到一周与她沟通行程,部分细致的coser还会发来详细的问卷,全面了解单主的偏好与界限。

“比如怎么称呼、喜欢哪种约会内容、可接受的肢体接触程度等等。”也正因如此,最终呈现在她面前的“孙策”,她感觉几乎是为她量身定制。

目前市场上扮演男性角色的委托老师绝大多数是女性。性别的共通反而促成了更细腻的共情。“我稍微一冷场‘他’就能察觉出来,马上用角色语气主动找话题、安慰我。”朱朱说,“那种被全然关注、全然照顾的感觉,在现实生活里很难得。”

至今她已经完成了七次委托,几乎每月一次。对她来说,这更像是一场定期奔赴的情绪疗愈。

这个七夕,她早早在社交平台上发帖,想找一位“孙策”共度节日。帖子发出后,有5位委托老师递来“委托条”。

“售前沟通太重要了,找不到就等下次,不想将就。”她已经规划好今年11月的生日企划,和“孙策”办一场“水上婚礼”,再邀请其他委托老师们扮演别的角色,“想来一场沉浸式的体验”。

扮演“他”的我,难以剥离的情感投射

小杨(化名)成为一名委托老师,源于一场偶然。

两年前,她为朋友准备《光与夜之恋》中“萧逸”的cos服装,因在漫展上还原度极高,被不少人问“接不接委托”,就这样踏进了这个圈子。两年来,她已接了超过60单委托。

受访者供图

“要贴近男性角色的体型,垫肩、肌肉衣、增高鞋垫是标配。每次都得垫10厘米及以上的鞋垫,结束后脚磨得全是泡。”每次委托前,小杨都要花2小时以上化妆、整理假发与服饰,“角色的饰品、发型等细节都不能出错”。

除外形还原,她还要不断揣摩角色性格,根据单主偏好调整互动方式。“如果对方喜欢安静,就得多主动开启话题,既要维持人设,也要让对方感受到恋爱感。”

小杨能较快理解用户需求,是因为自己本身就是一个资深乙游玩家。“我从2020年开始玩,市面上主流的几款都玩过,对角色比较熟悉。”身高1米7的她,戴上假发、化好妆后,能较好还原大部分角色,“希望给别的小姑娘圆梦”。

但很快,这份工作的“甜”就被现实困扰覆盖。

最让她心累的,是部分单主模糊了现实与角色的界限。“有的单主在委托结束后仍持续发消息,把我当成真实男友,甚至在社交平台发文说‘委托老师喜欢自己’。”她不得不反复解释:“我只是在扮演角色。”

“这种情况会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小杨最终选择逐渐退出委托圈。

一场约会,存在的多重风险

委托并非标准化服务,无合同保障,多靠双方信誉维持。也因此,风险和纠纷也随之而起。

朱朱就曾遇到临时加价的情况。她提前预约了一共1314元的短途旅行委托,结束后老师却以“旅行委托要按天计价”为由要求加钱,最终她多付了近一倍费用。“因为没有合同,最后还是付了。”

还有单主表示,曾遇到“货不对板”的状况,老师社交平台照片和本人差距大、妆容粗糙、气质不符等,“已经付了定金,只能硬着头皮走完流程”。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委托仅通过社交平台私信约定细节,服务标准、违约赔偿等。一旦出现问题,多数只能靠双方自行协商,或在社交平台上曝光对方,缺乏有效的纠纷解决机制。

受访者供图

尽管存在风险,cos委托仍持续升温。

随着七夕临近,记者了解到,口碑好、还原度高的“知名委托老师”,档期早在两个月前就已订满。一位社交平台近万粉的委托老师透露,仅七夕当天就拒绝了近百人的邀约。

“选择cos委托需要理性,也要考虑有能力承担一定的经济风险。”朱朱认为,不应将委托中的情感体验与现实混淆,“委托结束后,老师脱下假发就是普通人,要分清虚拟与现实。”

小杨则建议,单主在选择委托老师时,应多查看过往评价、确认服务细节;委托老师也需提前明确边界,避免后续纠纷。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