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广州农商行增资近30亿,近年利润“滑坡”,拟收编5家村行

时间: 2025-08-21 16:17:00

近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广州农商行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约114.5亿元增至约144.1亿元,增资29.6亿元,增幅约26%。据公告,2025年一季度末,广州农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4%,较上年末下降0.36个百分点,风险抵御能力有所减弱。

接连寻求外部百亿“输血”

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息,这是广州农商行近三年半后再次获得增资。2018年1月、2022年1月,广州农商行先后两次获得增资,合计增资33亿元,而本次增资已接近上两次增资总额。

事实上,近年来广州农商行在股权、债权融资方面动作频频。2017年6月,广州农商行在香港挂牌上市,据wind数据,上市融资净额71.63亿港元。此后,2021年、2023年,广州农商行相继两次增发配股,合计融资超150亿元。然而,截至2025年8月20日,广州农商行股价较上市之初高点的6港元/股已下跌70%,广州农商行近年在资本市场上并未给投资者提供良好的回报。

广州农商行2024年财报显示,该行股权结构分散。截至2024年末,该行前十大股东中内资股股东除广州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8.29%)、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5.02%)外,其他股东持股比例均不超过5%。但前十大内资股股东基本被广州国资企业包揽。

此外,据企业预警通信息,2023年3月,广州农商行发行了150亿元二级资本债;2024年5月,广州农商行再次发行了120亿元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和永续债可帮助银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或二级资本,提高资本充足率,但不能补充银行核心一级资本,且一般到期需赎回,否则对再融资能力存在一定负面影响。

根据监管要求,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三个指标均需满足最低标准。据公告,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广州农商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54%、11.03%、13.63%,较去年末分别下降36BP、39BP、89BP。

增资近30亿“驰援”改革化险

广州农商行近年接连百亿融资补充资本背后,是自身“造血”功能连续弱化。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2024年,广州农商行营收、净利润已经连续两年双降,净利润24.16亿元,较2019年大减69.5%;2025年一季度,广州农商行营收、净利润延续双降趋势,同比分别下降12.6%、17.2%。

2025年7月初,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2025年世界银行1000强”榜单。其中,广州农商行排名第156位,较去年后退3位。

据财报信息,2020年以来,广州农商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等对公贷款不良风险先后暴露,叠加净息差下行等,该行增长动能放缓,坏账损失对利润侵蚀明显。2024年,广州农商行信用减值损失达77.69亿元,占营收比例49.07%。

2022年起,广州农商行开启了一系列变革,当年首先提出“资产质量年”活动。2023年,广州农商行启动实施中小额资产业务“三千亿工程”,经营重心聚焦中小额资产业务,力争用2年至3年,实现公司、普惠及零售中小额资产业务规模分别达到1000亿元。

与此同时,广州农商行推动旗下村镇银行改革重组。据公告,去年以来,广州农商行已公开拟吸收合并5家广东省内的珠江村镇银行。

然而,正如广州农商行在2025年年中工作会议中提出,“中小额资产业务的发展动能仍然不足,规模、质量与成为全行主要收入来源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当前,广州农商行自身“造血”功能受损之下,收编多家村镇银行,虽然能扩张地区布局,但对村镇银行并表也可能会影响自身风险抵补能力。例如,广州农商行拟吸收合并的鹤山珠江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据财报数据,该村行2024年营收、净利润齐跌,净利润更是同比下跌51%,同时去年末不良率提升至2.19%。

在一系列新改革动作下,广州农商行再次获得了近30亿元的增资,无论是对自身还是旗下村镇银行的改革化险都是一个有力支撑。但对资本而言,这次增资广州农商行,能否“抄底”成功仍待解答。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农商行董事长蔡建曾在该行2023年财报中立下“军令状”,“2024年,我们将全面开展‘效益提升年’活动,拓市场、降风险、优管理、提效益,力争用2年左右时间实现盈利能力大提升。”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