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七里河文脉:千年古韵与现代IP的双向奔赴​

时间: 2025-08-28 13:42:00

在西北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历史的长河从未停止流淌。从汉代边塞的简牍文书到当代精心打造的文化IP,七里河的文化脉络完成了一场跨越千年的精彩对话。

古韵流芳:文明源头的千年回响

七里河区的文化根脉,深植于距今约5000年的马家窑文化。马家窑文化作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以其绚丽多彩的彩陶艺术闻名于世。七里河地区作为其重要分布区域,出土了大量精美绝伦的彩陶器皿。

这些陶器纹饰丰富,线条流畅,常见的漩涡纹、蛙纹、网格纹等,不仅展现了先民高超的制陶工艺,更蕴含着他们对自然、宇宙的原始崇拜与哲学思考。每一件彩陶都是远古文明的“活化石”,诉说着先民们在这片土地上农耕渔猎、繁衍生息的历史。它们静静地躺在博物馆里,却发出了穿越千年的最强音,奠定了七里河深厚的历史文化基底。

古今交汇:从历史长河到现代都市的文化融合

两千年时光流转,七里河从汉代的边塞重地发展成为兰州市的重要城区。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在这里交相辉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气质。

汉代简牍所记载的军政要务和商贸往来,在今天转化为七里河作为兰州重要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的区位优势。古今之间的这种功能延续,体现了七里河文化血脉的一脉相承。如今行走在七里河街头,既能感受到现代化都市的繁华喧嚣,也能在博物馆中领略汉代简牍的文化厚重,这种古今对话构成了七里河独特的文化景观。

现代蝶变:文化IP的创意赋能与城市新名片

进入新时代,七里河区深挖历史文化底蕴,紧跟时代脉搏,成功打造了一系列极具影响力的文化IP,让古老文化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文物工坊”体验IP:依托马家窑彩陶文化,甘肃省博物馆精心策划并成功举办了“来自泥土的力量——彩陶冰箱贴制作”非遗社会教育活动。活动以泥塑为载体,巧妙融合甘肃深厚的彩陶文化底蕴与现代手工创意,吸引了众多观众热情参与,共同体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游客不仅可以观赏珍贵的彩陶文物,还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亲手体验制陶、绘彩的乐趣,让沉睡的文物“活”起来,成为可感、可触、可参与的文化体验。

“黄河之滨”音乐IP:近年来,一系列重磅演唱会的在七里河成功举办,不仅将现代音乐艺术与黄河自然风光、地域文化相结合,吸引了全国众多音乐人和乐迷,更展现了七里河开放包容、时尚活力的现代都市形象,成为兰州文化娱乐的新地标。

“烟火江湖”美食IP:七里河的美食江湖,藏着这座城市最真实的市井气与江湖义。夜幕降临,人声鼎沸的夜市摊上,烤羊肉串的烟火缭绕,酿皮子的酸辣爽口,牛奶鸡蛋醪糟的醇香温热,每一种味道都讲述着街头巷尾的快意人生。在这片美食江湖里,碗碰碗是相遇,杯碰杯是交情,吃的是味道,品的是人间。让游客在舌尖上品味七里河的历史味道,成功将饮食文化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特色IP。

“文化创意”产品IP:七里河依托甘肃省博物馆等文化重镇,让馆藏珍品走出展柜,化身时尚文创走进日常生活。铜奔马“马踏飞燕”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国宝,而是化身俏皮可爱的绿马玩偶、文创雪糕,甚至成为微信表情包里的明星;敦煌壁画上的飞天仙女,翩然跃上丝巾、文具和咖啡杯,让千年艺术之美装点现代生活。这些文创产品既保留了文物的神韵,又注入了时尚设计的巧思,让传统文化以更亲切、更年轻的方式融入大众日常,实现了从“阳春白雪”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华丽转身。

从马家窑先民手中绘就的第一笔彩陶纹路,到如今多元、立体、充满活力的文化IP矩阵,七里河的文化发展是一部承古启今的宏伟篇章。真正的文化传承并非简单的复制与保存,而是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创新与表达。七里河将继续深耕脚下这片文化沃土,讲好七里河故事,传播七里河声音,助力七里河文化IP走向全国。让古老的七里河文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继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记者:任思羽 责编:梁倩茹 审核:陈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