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实时讯息

开屏新闻首发!李维真原创歌曲《芋浪欢歌》MV来了

时间: 2025-05-23 10:43:00

“啊哩来这里来这里/洋芋花满山坡/啊哩来这里来这里/跳着跳起那烟盒舞”……4月26日,建水县甸尾乡举行了充满云南民俗味道的“芋见甸尾,寻梦乡愁”洋芋丰收文化节,华语流行乐坛男歌手、原创音乐人李维真登台唱起新歌《芋浪欢歌》和代表作《云南》。

在专门为甸尾洋芋丰收文化节所作的《芋浪欢歌》中,李维真用现代流行音乐融合建水小调的旋律,描绘着当地各族群众在田间地头挥汗劳作、在市集和院坝中伴着篝火欢歌起舞的动人生活场景。歌曲吸引了人们对“洋芋”这个平凡农作物的关注,刻画了云南少数民族团结的面貌,也展示着云南宝藏小城、烟火小镇独具一格的美。李维真表示,云南的小城小镇有说不尽、唱不完的故事,未来他将为更多小镇创作歌曲,为“旅居云南”品牌建设贡献力量。

酒歌篝火下的丰收盛景

《芋浪欢歌》借甸尾乡各族群众庆祝洋芋丰收节的欢乐场景,绘就当地人民辛勤劳动建设幸福生活的画面。歌曲由李维真作曲、杨蕾作词,“红土卷霞光 银锄绣绿浪”打开了人们劳动生活的画面,“山歌”“市集”“篝火”“酒歌”等人们生活中的常见娱乐方式串联起来,“鸡枞”“花腰”“烟盒”“紫陶”等汇集了建水县特色和当地花腰彝在文化和产业建设上的特色成果。歌词反复出现“薯香”“薯墙”“薯浪”“洋芋花”等与洋芋农作物相关的词,通过“撞”“拌”“弹”“垒”“拍”等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洋芋丰收时节硕果累累带给农户的喜悦。李维真感叹:“建水县很有文化底蕴,生态也很好,歌词把紫陶、烟盒舞、满山坡的洋芋花、夜晚的星星都写进去了,还有市集、围着篝火唱歌跳舞的热闹景象,这首歌非常美。”

歌颂生活中的平凡事物

为何把平凡的洋芋唱成一首不平凡的歌?李维真在采风中深受当地人文风情打动,于是有了《芋浪欢歌》。对于云南人来说,洋芋是再平凡不过的农作物,民歌小调是耳熟能详的音乐,把平常的内容创作成为颇具艺术美的歌曲,让我们惊觉,原来洋芋生长中开出的花也很美,吃上不同做法的洋芋很幸福。

李维真在采风时遇到一位甸尾乡90多岁高龄的老奶奶,她仍然能够以准确的音调和饱满的感情唱出滇南四腔,李维真深受感动:“虽然她年纪很大,但慢慢回忆后还能够唱出来。音符是烙印在人们心中的,随着岁月变迁、年纪渐长,很多东西被遗忘,但传递美和爱的音符不会被遗忘。”他告诉听众:“无论我们的生活有多大压力、无论我们生活在城市或是乡镇,生活中平凡的事物都值得我们歌颂。”

歌曲融合弦乐与建水小调

尽管歌唱的对象是平凡的“洋芋”,但歌曲融合现代流行音乐和建水小调“六穿花”的旋律,朗朗上口,颇具艺术美。“我在深入了解甸尾乡之后,知道它是烟盒舞之乡,所以节奏上我融入了烟盒舞的弹盒子的节奏,旋律上我融入了‘六穿花’小调。考虑到听众的喜好和丰收节的场面,我用了吉他、贝斯、架子鼓这类西方乐器演奏,这样既能让大众喜欢,又能够传递出我感受到的少数民族文化和劳动人民对家乡的热爱。”李维真边解读边打着拍子唱起来:“啊哩来这里来这里/遇见甸尾好时光!”其中的“来这里”,他保留了建水方言发音,听来充满了云南向八方游客发出热情柔和的邀请之味。

《芋浪欢歌》是李维真多次前往建水县和甸尾乡采风的成果。早在唐代,建水便是南方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也是多方文化的融合发展之地。在建水,洞经音乐用于纪念孔子,汉族花灯戏在建水与彝族民歌融合发展成为建水花灯支派,而明朝初年汉族人口大量进入建水,汉语方言与彝族白话融合成为音调丰富如同唱歌的建水方言。以方言为基础的建水小调,已经有600多年历史,深受彝族四大腔影响,至今仍在传唱的小调就有68首、杂弦调26首。流传于建水县和甸尾乡等地的彝族烟盒舞,有集体的自娱性的圆圈舞套路,也有双人舞、三人舞等表演性的舞套,有高难度的舞蹈动作,彝族人称“烟盒舞”为“则比”,意即跳鼓。《芋浪欢歌》旋律融合的建水小调“六穿花”就是一首古老的歌曲,多年来被改编为男女多声部美声合唱、烟盒舞配曲等,如今又在《芋浪欢歌》中展现出新的生命力。

云南县城和乡镇的缩影

甸尾乡隶属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区域总面积157平方千米,距建水县城28千米,居住于此的少数民族以彝族、哈尼族、傣族为主。甸尾乡地形为丘陵、山区,亚热带山区气候造就了该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光照强、空气湿润;该地区主要经济作物有马铃薯、小米辣等,同时有煤矿、多种野生菌等资源。近年来,甸尾乡加快高原特色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以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引,培育壮大生产经营新主体,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让高原特色马铃薯真正“跃”出山寨。

除洋芋外,甸尾乡生长的多种农作物也成为李维真创作《芋浪欢歌》的素材。李维真回忆:“我到了甸尾乡发现,他们的农产品产业化发展势头很好,除了洋芋还有百香果、鸡枞菌等,生产和销售都有声有色。”在“芋见甸尾,寻梦乡愁”洋芋丰收文化节现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架起手机直播售卖野生菌及加工食品;百香果、脐橙等水果已进入大规模生产的稳定期,“企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引领模式带动农户增收、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李维真表示:“建水县和甸尾乡就像云南县城和乡镇的缩影,在落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等方面持续努力着。”

李维真将深入河口采风创作

近年来,作为优秀的云南少数民族音乐人,李维真走遍了云南16个州市采风,不断创作着反映各地村寨人文经济建设成果的音乐作品。从十年前惊艳的代表作《云南》走来,李维真发行了原创专辑《一个人的旅行》《云的南方》,代表作有《云南》《云的南方》《白头》《梦回抚仙湖》《一个人的旅行》等。2024年,李维真创作发表了《五百里》《何必去远方》《寨之恋》等歌曲,他担任艺术顾问并演唱的红河文旅宣传曲《哈尼公主》歌曲和MV发布不到一个月就创下全网点播量超千万次的成绩。2025年,李维真担任作曲、音乐制作的芒市泼水节主题曲《如哩金旺 芒市》已收获全网超过100万的互动量。

“云南的风景和人民写不完也唱不完,我接下来还要继续寻找云南的故事,把它们写成歌、唱出来。”李维真形容云南的各个乡寨就是“宝藏小城、烟火小镇”,如同建水和甸尾等待着音乐人的发掘。他透露,下一站将奔赴河口瑶族自治县采风创作,他坦言自己对瑶族的文化特色很感兴趣,“很多人对那里的印象是河口口岸,有很多美食,我了解到瑶族有长鼓舞,希望能深入挖掘更多当地瑶族的音乐、文化、服饰等特色进行音乐创作。”未来,李维真将走进更多的云南“宝藏小城、烟火小镇”,用音乐为世人展示云南各城镇、各民族数不尽的人文风情。

开屏新闻记者 杨兮 文 受访者供图

一审 丁星亦

责任编辑 易科彦

责任校对 猫恩泊

主编 严云

终审 编委 李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