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南山区泊寓南头古城店外,刚毕业的大学生们眉眼含笑,拎起大包小包,排着队,正等待入住来深的“第一个家”。这场始于为来深高校毕业生提供“一间房”的温暖接力,正是南山区住房和建设局(以下简称“南山区住建局”)支持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的缩影。
今年以来,南山区住建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推动南山“好房子”落地见效,以“经济突围、民生提质、安全筑底”三线并进:固投逆势增长,保障房筹建提前完成全年KPI,安全生产实现重大事故“零发生”。深晚记者深入一线,拆解这份成色十足的“期中答卷”。
经济篇
固投扛鼎地产筑底产业招商三招逆转压力
在深圳湾口岸的入境厅外,几位准备乘车的香港市民拿着楼盘宣传单页讨论。“这条专线能直达楼盘,很方便,周末过来看看正好。”一位香港市民说。自3月28日起,每逢周末和香港公众假期,南山区住建局联合深圳巴士集团及六个在售楼盘,开通口岸港人看房专线。车子从深圳湾口岸出发,直接开往南山辖区的湾啟紫荆府、观山海家园等项目楼盘,为港人来深置业提供了不少便利。
这是南山区为方便港人来深置业推出的举措之一,也是南山助力经济回暖的一个缩影。如今,走在南山街头,项目工地塔吊在运转,新开楼盘展厅门庭若市,建筑企业合作洽谈紧锣密鼓,这些鲜活的画面,得益于南山在助力房地产市场、推动建筑产业等领域的持续发力。
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南山区住建局通过持续开展各类活动,打造“南山有家”品牌,上半年累计举办6场推介活动,如“3·15”“五一”好房节,高层次人才专场以及买房送家装优惠活动等。这些活动不仅集中展示优质楼盘,还配上专属优惠,让市民能一站式在南山置业。
在新供应居住用地持续减少情况下,南山区住建局主动服务企业,优化审批流程,打通入市堵点,上半年供应观山海家园、地铁前海时代广场、云启源境家园、湾啟紫荆府等10个项目18.7万平方米商品房。另外还组建专班,打通供需两端信息壁垒,推动商业办公用房整体出售,努力降低空置率。为推动“好房子”落地见效,将云启源境家园、翰熙典居等项目打造成“好房子”样板,推动房地产项目从供应数量向供应质量转变。
上半年以来,南山区建筑业产值实现由负转正,固投逆势增长,超额完成区任务令一季度“开门红”指标。面对行业下行压力,南山区住建局主动担当、容缺受理,力促一、二季度建筑业平台数增速双双转正。通过积极走访辖区重点企业,举办前海建投推介会和“聚荔南山下”建筑企业家座谈会,帮头部企业对接核心建设单位。此外还组织前往北京、济南等地招商,多次回访企业总部,努力把更多优质建筑企业引到南山落户,为行业发展加把劲。
“好房子不是靠喊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行动做出来的。希望更多人在南山开启一段理想生活的旅途。”南山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做法不仅激活了房地产市场,也让南山的经济发展更稳固。
民生篇
“深漂第一站”背后的“南山温度”
“能申请上真是太幸运了,这间公寓几乎成了我们毕业生的抢手货!”广州理工学院应届毕业生詹同学站在桃里平山公寓的落地窗前,望着整洁明亮的房间,语气里满是雀跃。半个月前,她通过“AI南山”小程序成功申请入住南山桃里平山公寓,让她在深圳找到了“第一站”的归属感。
自《南山区支持创新创业"六个一"行动方案》发布以来,南山区住建局聚焦青年安居痛点,构建起"精准服务+机制创新+空间改造"的三维保障体系。针对应届高校毕业生来深“成本高”“落脚难”问题,在全市各区中率先开展15天免租住房保障行动,为应届毕业生提供求职便利,努力让青年人进得来、留得下。南山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举是为了支持应届毕业生来深就业,让他们感受到政府关怀就在眼前。
至今,南山区累计为应届高校毕业生提供优质房源近1000套,入住人数超过4000名,更以“押金全退、水电现结、被褥齐全”的贴心服务,成为毕业生首选的“深漂第一站”。“设备齐全,且省下租房成本,还能通过青年驿站渠道获得就业指导。”曾入住南头古城店的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毕业生刘冰说道。
除上述应届毕业生外,南山多渠道拓宽供应覆盖面。通过优化保障性住房分配机制,对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企业实行“即申即办”;通过租补结合方式完成5000户在册轮候家庭住房货币补贴,定向配租约700套公租房惠及"双困人群"。
在保障房筹建方面,南山创智云城4栋改造工程以1488套的规模,率先实践"政府购置+非居改保"双创新模式,将留仙洞总部基地约10万平方米研发办公用房改造为“楼上居住、楼下办公、空中花园”的职住一体“好房子”,让新市民和青年人实现“住有优居”。
▲南山创智云城。
南山区以城中村整治提升为抓手,累计筹集改造房源910栋,完成改造270栋,惠及居民6940户,通过保留街区肌理与升级公共空间,构建功能完善、人文浸润的宜居生态,持续擦亮“宜居南山”民生品牌。
安全篇
从“人防”到“智防”的南山样板
清晨的南山工地上,扫码的“嘀”声此起彼伏。南山栖河丽岛公馆的安全主任宋仁虎对着支模架二维码扫描检查,上传问题照片并传送责任人整改直至系统显示“状态正常”;深超总C塔的安全员在高空连廊扫码巡查,31个危险源码覆盖高危区域,60人管理群每日敦促履约。这是南山工地精细化管理的日常,也是科技赋能安全管理真实写照。目前,南山出台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指引》覆盖240个项目,落实率达81%;全市首创的建筑“安全码”在辖区281个项目全域赋码,累计扫码超10万次,整改隐患1.6万余条,让安全管理从模糊化迈向精细化,为施工装上“智慧安全阀”。
▲安全员扫码排查。
从建筑工地到居民家里,安全防线在科技与服务中延伸。燃气安全“最后一公里”通过“敲门行动”打通:南头街道傍晚,“网格员+物业+安检员”上门服务,“错时入户”“周末无休”成常态。8个攻坚小组用“一小区一微信群”破解入户难,每日通报排名促进度。业主群提醒、楼栋宣传多管齐下,单日最高安检近1800户,最终3.66万户重点用户提前完成安检,南山成为全市首个达标行政区。
城市更新的安全密码则藏在城中村“拆危建电”里。今年南头街道大新村21栋老旧瓦房拆除后,750平方米空地焕发新生:2处电动车充电站投用,7处施工正酣,昔日危房隐患地变身为居民“充电驿站”。“政府引导+国企运营+股份公司参与”模式,既解危房难题,又补设施短板,让社区在安全升级中更有温度。
与此同时,物业小区的安全韧性在消防实战演练中增强。消防演练警报响起,物业人员迅速疏散居民、扑灭火源,这样的场景已在南山444个物业项目、158家企业反复上演。上半年,南山区住建局牵头开展4次物业领域应急演练,排查隐患3416处,发整改通知书403份,闭环整改让“住在南山”的安全感持续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南山率先在全市试点AI辅助评标,智能技术让监管更精准。从工地扫码到燃气安检,从危房改造到智能评标,南山用“智防”织密建筑领域安全网,让城市安全底色愈发鲜明。
从工地到社区,从经济报表到万家灯火,南山区住建局全力以赴写下住房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南山注脚。接下来,该局接续奋斗,砥砺前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区委区政府工作目标,打造宜居南山典范,建设人民幸福家园,为推动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全面建设全球一流现代化创新城区贡献住建力量。
深圳晚报记者 谢启宗 实习生 黄旭媚 黄玉春 王雨荷